自从2023年11月10日首次完成试飞以来,有关美军最新战略轰炸机B21的作战能力,便成为了全世界军迷争相讨论的热点。
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款美军最新锐的战略大杀器能够做到无视任何防空系统存在,在中国等大国腹地来去自如,肆意轰炸,将它捧为改变未来战场的绝对宝具,那么真相真就如此吗?
毫无疑问,这显然非常不切实际。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武器装备和作战体系,早已朝着“发现即摧毁”的方向发展,任何一款武器,无论它作战杀伤能力有多强,战斗力有多突出,战场生存能力有多么逆天,一旦它被敌方雷达锁定,那么就只能在对方的火力面前“乖乖站好”。
而在“发现”这个领域方面,中国早已走到了时代的前列。综合目前互联网上公开数据可以得知,中国现在有的是多重手段,能够让隐身飞机无所遁形。
就比如说雷达方面,中国是现在全世界反隐身雷达技术最强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现在中国的雷达早已达成了从低频至高频的全频谱覆盖,拥有了包括米波雷达,量子雷达,无源雷达等多重技术装备,能够借助能量压制技术,成功突破隐身涂层所设限制,构建起“穿透 + 识别”的双重效能。
就比如,中国米波雷达领域的佼佼者JY-27V,这款设备创新性地采用全数字阵列技术,成功攻克传统米波雷达精度欠佳、空域不连续的难题,能够对各类危险目标实施精准定位。
而在量子雷达方面,中国的量子成像雷达通过光子纠缠原理穿透隐身涂层,直接获取目标结构特征,实现“频谱穿透 + 智能识别”的双重突破。
此外,中国还有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无源雷达,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的微弱变化探测隐形战机,成本低廉且部署灵活。
据了解,中国曾多次依托这样的技术发现美国的F22,F35等隐身作战飞机。考虑到这当中的F22,已经被誉为美军现役隐身飞机中的翘楚。
很多人相信,即使是更加先进的 B21,也躲不过中国的火眼金睛。
而只要发现了B21,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只需要出动自己的打击火力就可以了。
毕竟,现在中国军队强大的区域拒止体系,早已在自己的国土上空形成了一套固若金汤、任谁都难以突破的“空中铜墙铁壁”,就等着敌人的飞行器能够自投罗网。
而战略轰炸机这种武器,虽然对地对海打击力量强大,但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必须依赖战斗机的护航。
但即使是算上这些战斗机的护航,它们在中国的诸多打击手段面前,到底又能够发挥几何呢?
就比如中国的红旗9B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时跟踪和拦截多个目标,射程可达260公里,而且导弹采用了包括惯性制导、指令制导和主动雷达制导在内的复合制导技术,打击精度极高。
相信无论B21的性能如何出众,在红旗9B面前,也只能垂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除了红旗9B,中国还装备了“高超音速杀手”红旗19反导系统。
尽管这款反导系统主要任务是拦截弹道导弹,但由于探测与制导体系完善,如果让它兼职客串防空火力的话,它依旧能干得有声有色。
而且由于主业就是拦截敌方弹道导弹,红旗19的反应极其迅速,一旦发现目标,就能瞬间展开行动,摧毁来袭的导弹。
请注意,这里来袭的导弹速度一般已经达到了超高音速标准,突防能力已经超过了任何一款超音速飞机的极限。
而红旗19能够拦截下这样的一种导弹,那么对于它来说,打下B21这样速度仅有几马赫的飞机来说,只不过是顺手之劳罢了。
而且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歼20、歼35这样的五代隐形战斗机,配备了全世界最先进的超视距空空导弹 PL17(性能胜过中国卖到巴基斯坦并在印巴空战中大放异彩的PL15,而PL15性能胜过目前美军任意一款空空导弹)。
仅从这样的态势来看,B21若想在中国周边肆意轰炸,无异于白日说梦。
而且从实际的情况来说,美国B21如果想要发挥出惊人的作战能力,必须要有集群规模优势。
而这个集群规模优势恰巧是美国航空事业最大的阿喀琉斯之踵。
B21的前辈B2轰炸机,因为集成了当时的诸多先进技术,造价已经超过了同等质量的黄金,且保养维护运营方面,支出甚多。
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难以维持量产优势,最终只能关闭生产线路,将B2的总量维持在20架左右。
在不发动核战争的情况下,这点数量的轰炸机,到底又能够干出些什么。
而且除了生产成本外,生产难度也在制约着美国。现在的美国在航空领域的诸多方面,对比过去,退步明显。甚至可以说的上是,已经逐步丧失了独立生产高性能飞行器的能力。
举个例子,为什么美国关闭了F22的生产线,转而生产F35。这就是因为F22作为一款只供美国空军所用装备,它的装备供应链高度依赖美国本土,而且相关经费和科研支出极大,完全由美国空军一家承担。
由于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高利润、低污染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b/span>传统制造业不断萎缩。
F22生产所需的许多零部件生产厂家数量减少,甚至有些关键技术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同时,高昂的科研经费也让美国空军不堪重负,在权衡利弊之后,只能选择关闭生产线。
而反观F35,F35最早源于JSF计划,从一开始,就是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空军以及众多盟友共同参与的项目。
这种依赖外部合作维持产能的方式,也从侧面进一步凸显了美国自身航空工业在独立生产高性能飞行器方面的力不从心。
目前,美国只能靠着这种多军种甚至多国合作的模式才能够分摊成本和风险,整合全系列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维持飞机的正常产能运转。
仅从这点就能看出,美国拿F35取代F22的过程,本身就代表了美国工业水平的巨大退步,而造一个F35都需要美国国内三个军种和全世界多个外国盟友的咬牙坚持,不知道他们又拿什么保证B21的量产优势和规模数量呢?
仅从以上三点来看,所谓B21战机无所不能,可以在中国境内任意轰炸,不过是美国人的吹牛而已。
参考资料:
1、环球网《沿不同发展路径,破多项技术难题,中国反隐身雷达组团亮相!》
2、环球网《全球首个击落隐身战机的防空部队,用上中国导弹》
3、央广网《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加速投产 邵永灵:战略焦虑使然》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举报/反馈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